问题 | 出台完善了哪些与四种形态相关的制度机制 |
释义 | (1)构建监督机制 监督是实践“四种形态”的基础。只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落实“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为构建监督机制,基层人民银行应扎实做好廉政宣教、风险揭示、“三谈两述”和函询、权力监督制约、监督检查等基础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主体、职责、方式手段和频率,形成长效机制。其中,廉政宣教是基础,风险揭示是手段,监督检查是保障。(2)构建执纪机制 执纪是实践“四种形态”的核心。构建完善的执纪机制,对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给予相应处理,才能有效实践“四种形态”。基层央行应通过做好线索处置管理、纪律审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推进完善执纪机制。 (3)构建问责机制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力问责可以倒逼责任落实,进而推动从严治党、从严治行,为有效履行基层央行职责保驾护航。基层央行的问责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对党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重点在于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履职问责,重点在于依法行政、合规履职。 (4)构建结果评价运用机制 应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通过科学设定统计指标、评价指标等,评定“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从而推动促进“四种形态”的落实。构建良好的结果运用机制是监督执纪问责机制的补充,例如,将廉政教育情况、监督提醒情况等作为第一种形态的考评指标;将开展党纪轻处分情况等作为第二种形态的考评指标等,整体评定责任落实情况。另外,针对执纪问责的结果,应制定相应制度办法,构建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结果运用的完整链条。将执纪问责情况与评优评先、工资奖金、干部提拔等挂钩,最大化地运用处置结果,倒逼“四种形态”落实。 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有哪些 渎职罪是一种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的罪名,犯罪主体多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1、滥用职权类犯罪,滥用职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类犯罪,玩忽职守类犯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失职犯罪、“不作为”犯罪。 3、徇私舞弊类犯罪,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作为渎职侵权犯罪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行为人在实施此类犯罪中,具有“徇私”和“舞弊”两个特征。 4、侵权类犯罪,侵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致使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5、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哪个会议提出的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刻认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有重大意义。人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权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七条 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给党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该内容由 徐丽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