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 |
释义 | 对于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是指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行政违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行为主体须是行政法主体。行为人具备行政法主体资格,是行政违法的前提,是构成行政违法的首要条件。 (2)行政法主体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3)行政法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4)行政违法的主观要件依法律的具体规定。一般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即视为主观有过错。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含义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法律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或行政法相关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规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 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为前提的,另外还包括行政责任,责任能力和行为过错这三个方面。如果违反国家的行政法的话,一般都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这两种,这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的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 二、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行为主体 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主体的行为尚未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责任就没法产生。这就是说,并非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所有行为都产生行政责任,只有行政违法存在时行政责任才会产生。 2、行政责任 现代法治社会,不仅要求权力(权利)、职责(义务)的法定,而且要求对责任的承担也必须有法律依据。因此,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内容等都应当由法律规定。否则承担责任就很难做到。 3、责任能力 行为主体不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即使其行为构成了行政违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担行政责任。对行政主体来说,其责任能力的确认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被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就可以;而对行政相对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责任能力的认定,必须是达到法定的年龄、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则即使有行政违法行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责任。 要知道我国制定的行政法主要是为了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可是因为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国家公职机关单位当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行政违法的行为。只要满足行政违法的要件,就将会受到严厉的处分以及处罚。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