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是: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的;3、被特赦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法律分析 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是: 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刑法将情节分为定罪界限的定罪情节,如果某一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但情节明显轻微,不能视为犯罪; 2、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的; 3、被特赦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流程 不起诉制度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检察机关决定不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一种法律规定。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犯罪、初犯、自首、悔罪表现等情形。具体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案件审查、证据收集、犯罪事实确认、法律适用、听证辩论等环节。在决定不起诉时,检察机关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并听取相关当事人的意见。不起诉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司法负担、保护合法权益,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检察院不起诉,需满足条件: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特赦免除刑罚;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犯罪嫌疑人死亡;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不起诉制度适用于轻微犯罪等情形,包括案件审查、证据收集、听证辩论等环节。综合考虑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等,保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8194;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