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我隔离14天的要求是什么? |
释义 | 居家隔离14天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居家隔离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期间不擅自外出,如实回答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的健康询问。 2.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每日上、下午各一次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 3.最好拥有独立房间,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如条件不具备,请至少保证一米以上的距离。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完全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同住的家人均应佩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触。佩戴新口罩前、处置完使用过的口罩后均需要及时洗手。 5.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直接与室外空气交流,避免使用空调。 居家隔离14天扣除年假合法吗 不合法,因疫情原因用人单位放假的不可使用职工带薪年休假、福利假、调休等抵扣假期。隔离期只是短期内限制员工外出,并非安排员工假期放假,隔离期并未排除计入年休假假期。 根据《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法律规定 第二条 鼓励协商解决复工前的用工问题。对因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要指导企业主动与职工沟通,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对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要指导企业工会积极动员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在兼顾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尽可能减少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 自我居家隔离一定要上报吗 进行居家隔离时,建议及时上报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或防疫人员,尤其是来自传染类疾病高发地的人,或者是与传染类疾病高发地的人有接触的人更需要上报,这样可以避免在发生事故时被追究刑事责任。若是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士拒绝居家隔离,同时造成严重后果,将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定罪处罚。遵守规定,主动报告,疫情防控要靠每一个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该内容由 梁广宙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