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行为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 |
释义 | 哪些行为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哪些行为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根据《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以下行为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1、自行新设项目或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2、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3、违反有关公务员奖励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4、在实施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并发放补贴后,继续开支相关职务消费和福利费用。5、违反规定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6、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7、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8、以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发放津贴补贴。9、违反规定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10、借重大活动筹备或者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普遍发放拓展资料津贴补贴问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法定工资标准相对较低,且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国家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财力状况调整津贴补贴。由于有关规定不明确,某些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一些地方和单位津贴补贴发放逐渐失序。地方和单位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外普遍自行设定津贴补贴,名目繁多,资金来源不规范,水平相互攀升,不仅违反了国家财经纪律,导致收入分配不公,而且容易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样解释大家理解吗? 该内容由 赵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