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售卖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认定标准包括主体资格、信息来源、行为实施、违法程度等要素,犯罪嫌疑人将受到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表现为信息被用于犯罪、知情出售、信息数量较大等,违法所得金额也是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犯罪行为将依据实际情况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罚,以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分析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主体资格适格;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客观上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违反国家规定;情节严重;行为人主观上故意。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要件有哪些?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要件: ①主体资格适格; ②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 ③客观上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 ④违反国家规定; ⑤情节严重; ⑥行为人主观上故意。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认定情节严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犯罪分子如果出现了对他人的信息有售卖或者非法提供进行使用的行为的,视为是构成了违法的犯罪行为,将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的恶劣程度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应的处罚,这是合理的行为,犯罪嫌疑人需要严格的遵守处罚决定。 结语 根据上述情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主体资格适格、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实施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违反国家规定、情节严重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故意。对于情节严重的侵犯行为,包括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用于犯罪、知情并提供他人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犯罪、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大量个人信息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有关售卖或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及后果的恶劣程度进行相应处罚,以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严格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六条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