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 |
释义 | 二者区别如下: 1.侵害客体不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是全体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生活共同公共秩序。故意毁坏财物罪侵害的是公私财物所有人的所有权。 2.目的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寻求精神刺激、逞强好胜、随心所欲毁坏财物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其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 3.发生场所不同。寻衅滋事罪发生场所具有公开性和非特定性。故意毁坏财物罪为避免其行为被阻扰,往往都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和不易被发觉的时间段。 一、最新故意毁财立案标准是什么 最新故意毁财立案标准如下: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达到5000元; 2、聚集三人以上公然损毁、破坏公私财物; 3、实施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达到三次; 4、存在其他严重情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二、破坏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当和解吗 破坏财产数额巨大无法进行和解,因为数额巨大已经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即不可调解,故意毁坏财物罪将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达到立案标准,属于刑事案件,罪刑不由当事人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调解。而是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刑事处罚。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或嫉妒心理或其它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275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