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义务,导致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应遵循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1. 《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应当与债务的性质、违约的情况和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相适应。 2.《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七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其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原因不是其过错。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就违约金数额约定不明确或者缺乏约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违约情况、损失程度及交易习惯等因素,依据公平原则予以确定。 因此,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数额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如果合同中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法院将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违约金数额,以公平合理为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