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肢体残疾犯法的法院判刑吗
释义
    肢体残疾人犯法的,判刑。肢体残疾人犯罪的,并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但依据刑法的规定,残疾人犯罪的,可以依据犯罪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肢体残疾就不受刑事处罚。
    一、残疾证三级升二级新法规
    不是想换就能换的,需要重新鉴定看是否达到二级残疾的标准。到街道残联领取残情鉴定表,然后到残联指定医院重新进行残情鉴定,若达二级,则由残联收回原证并发给新证。
    第二代残疾证的核定残疾种类,由原先的六类变为现在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七类,新标准将听力语言残疾分为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两大类,严重的口吃并且影响到正常的语言表达,将被评为言语残疾。二代证评定标准更细化,符合领证条件的残疾人将增加。以往各类残疾分级只分为一至三级,而第二代残疾证中六大类残疾分级都为一至四级,多重残疾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例如:肢体残疾标准新增加了残疾情况,以前手部拇指全部截肢了不能算是残疾人,按照新标准,这种情况属于四级肢体残疾。一些近年来新发现的新型疾病也被列入残疾,按照新标准,孤独症被列入精神残疾。二代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组成,并采用防伪水印,持证者的相关信息将被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并实现全国联网。
    二、聋哑人犯罪怎样追究刑事责任
    盲人、聋哑人进行犯罪的,我国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对于盲人、聋哑人犯罪,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盲人、聋哑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盲人、聋哑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
    2、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相应地适当减轻。
    三、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有
    1、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3、生理缺陷者(聋哑人、盲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4、已满75周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