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逃逸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释义
    法律分析: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必须以逃避法律追究为前提,如果肇事者并没有主观规避法律责任的意识,甚至根本不知晓业已发生交通事故,则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肇事逃逸。
    一、轻微刮蹭,对方开车走了
    如对方在不知情情况下开走不属于交通肇事罪,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由交警处罚并向你支付修车费用就可以。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二、停车剐蹭后逃逸怎么处罚
    不一定。停车发生剐蹭事故后离开现场的,会不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要依据停车的位置而定,如果是在住宅小区的,是不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
    三、驶离现场罪跟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一、含义不同。交通事故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驶离现场并不是法律术语,是肇事者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
    二、目的不同。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肇事者妄图推卸、逃脱责任;驶离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就不能依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来处罚。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