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营业执照监护人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营业执照中不存在监护人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范围适用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监护人的责任包括保护人身权益、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代理参与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营业执照作为企业法人的合法代表,监护人的资格符合国家规定,能够保障当事人的利益维护,减少利益损失。 法律分析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制度的设置,针对的是自然人,即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因此,营业执照上,不存在监护人的问题。 一、《民法典》关于监护人范围的规定 1、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2、第二十八条也规定了,可以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范围: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二、《民法典》关于监护人责任的规定 (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即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日常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对未成年的被监护人进行管教。 (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对被监护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妥善保管,对被监护人的合法收入依法加以保护。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利用或处分其财产。 (三)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监护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代理被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当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的监护权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营业执照监护人对于有关人员的利益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法律意义上是企业法人的合法代表,所以对于当事人来说只要自己的监护人的资格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那么对于自己的利益维护就会有有着法律上的保障,从而减少自己的利益损失。 结语 营业执照的发放与监护人制度并无直接关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监护人制度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营业执照作为企业法人的凭证,其持有人无需涉及监护人问题。因此,只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营业执照持有人的权益将得到法律保护,从而减少可能的利益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四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第三十二条 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并于十五日内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十九条 企业由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 (一)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 (二)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 (三)依法被宣告破产。 (四)其他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章 国有资产监督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国家出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