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是具有家庭共有财产取得的法律事实,分家析产只能分割家庭共有财产,而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分割范围。认定财产所有权是家庭共有还是夫妻共有或是家庭成员个人所有,必须根据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法律事实。家庭共有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共有财产。家庭承包的土地不属于家庭共有财产,应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规定重新承包到人。但土地上的林木、作物等属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共有财产。 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是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其个人依法取得的财产。如果没有形成家庭共有财产的法律事实,在家庭成员间也不存在共有财产关系,因此即使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家庭成员个人取得的财产也不一定是家庭共有财产。对于没有分配的遗产,只属于有继承权的人所有。 二是具有一定的家庭结构,由夫妻与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共同生产经营所得的财产不能称为家庭共有财产,一般称为夫妻共有财产(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除外)。只有三代或三代以上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或夫妻与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并且共同生产经营,或家庭成员将收入交归家庭共有等情况出现时才会出现家庭共有财产。 既然是家庭财产,那就说明对家庭财产有贡献的所有家庭成员都是有权利进行分割的,其实家庭成员之间对家庭财产分割的方案有了一致的结果之后,书面协议的写法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的复杂,但千万要注意,整个分割方案不要侵犯到其他人的权益,分割家庭财产之前也要先解决了家庭共有债务。 一、财产共有关系的特征有 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归属问题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其他都视为按份共有。家庭共有财产的发生是以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的共同劳动创造的财产为前提,不是在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的财富,不发生家庭财产关系。家庭共有财产来源于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劳动所得和各自劳动所得的财产。家庭共有财产为共同共有财产,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共有人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