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事人不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怎么办 |
释义 | 如果当事人不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主动介入调解。具体步骤如下: 1、委员会联系当事人。当一方当事人不申请调解时,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主动联系当事人,向其介绍调解的相关情况和意义,并鼓励其参与调解; 2、委员会进行调查了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向当事人了解案件的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愿,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矛盾的本质; 3、委员会协调当事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通过协调当事人的关系、了解双方诉求和利益、寻找双方的共同点等方式,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4、委员会制定调解方案。在了解双方意愿和情况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制定具体的调解方案,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当事人不申请调解时,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调解的必要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评估矛盾纠纷的性质和影响,判断是否需要通过调解来解决矛盾; 2、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义务主动介入调解,即使当事人不申请调解,也需要推动矛盾的和解; 3、当事人的态度和意愿。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了解当事人的态度和意愿,尊重当事人的决定,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当事人参与调解; 4、调解的可行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评估调解的可行性,包括当事人是否有和解的诉求、是否具备和解的条件等; 5、调解的公正性和保密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需要保证调解的公正性和保密性,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综上所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自愿、公正、保密的,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结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