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伙合同纠纷中的被告方构成要件是什么?
释义
    合伙合同纠纷中列被告需明确,诉讼时效三年。退伙责任应考虑损失、原因等,承担连带责任。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区别在合伙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等方面。被告需明确,保障权益需咨询和收集证据。
    法律分析
    一、在合伙合同纠纷中如何列被告
    被告应当是对当事人遭受的损失负有责任的合同相对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有明确的被告,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合同诉讼中的被告,是指被诉称侵犯原告民事权益或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议,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原告和被告都是合同诉讼的当事人,是最基本的诉讼主体,诉讼当事人的特征在其身上有最充分的体现。原告和被告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而参加诉讼,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
    二、解除合伙合同后的责任有什么
    退伙即个人合伙的退出,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经营的行为。
    1、退伙应当允许:
    (1)合伙人退伙,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书面协议处理;
    (2)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
    (3)因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等情况,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退伙仍应承担连带责任:
    (1)退伙人对合伙内部承担约定分担或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按份责任: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
    (2)退伙人对既存合伙债务对外承担连带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三、合伙企业与个人合伙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人合伙可以订立口头的合伙协议;合伙企业必须书面的合伙协议;
    (二)起字号的自然人组成的个人合伙与自然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实质内容区别不大,只是工商登记不同,前者领取的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而合伙企业领取的是合伙企业营业执照;
    (三)合伙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可以使用该合伙企业的字号,个体工商户不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四)个人合伙由全体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而合伙企业存在有限合伙人;
    (五)诉讼主体资格:个人合伙的诉讼主体资格: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应当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被告就是原告的相对人,是让原告利益受损的人,在列被告时就一定要确定清楚,只有符合立案的条件法院才会受理,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可以多咨询一下,同时在此之前多方面的收集证据,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结语
    在合伙合同纠纷中,准确列明被告是确保诉讼顺利进行的关键。被告是对原告损失负有责任的合同相对人,双方在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受法院裁判的约束。解除合伙合同后,退伙人仍需承担连带责任,包括对内部债务的按份责任和对外债务的连带责任。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在于合伙协议形式、工商登记、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在处理合伙纠纷时,确保被告身份的准确性,并收集充分证据以保障自身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六十九条 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
    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七十六条 合伙人对合伙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合伙。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继续执行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合伙合同继续有效,但是合伙期限为不定期。
    合伙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合伙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其他合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七十三条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