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陪审员在职务犯罪案件中,需要判断被告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确定其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判断刑事责任能力需要考虑被告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等因素。在判断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对于犯罪行为能力完全丧失的人,不适用刑法。对于犯罪行为能力部分丧失的人,根据其犯罪行为能力丧失的程度,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无诉讼能力:(一)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患有严重智力障碍,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出庭应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2016年修正)第二百四十三条: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应当根据其实际情况作全面的判断。被告人的精神疾病、精神缺陷、智力障碍或者其他导致其刑事责任能力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情形,应当进行鉴定。 附:以上法律依据仅供参考,具体判断仍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