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减少1000元,工人报警有用吗? |
释义 | 工资少发或不发可以通过协商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若无效可报警。拖欠工资属于不合法行为,受害方可诉诸法律。投诉或仲裁是首要选择,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督促仍不支付才可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才能报警。建议投诉或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工资少发1000元可以同公司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不发工资可以报警。无故拖欠工资,是无故拖欠工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员工的工资的行为,拖欠工资是不合法的,如果双方有合同,被拖欠方可以把另一方告上法庭。 一般情况应当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督促仍然不支付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样报警才会有用。所以你最好去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拓展延伸 工资减少1000元,工人报警能维护合法权益吗? 工资减少1000元对工人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损失,而报警是否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报警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促使雇主重新评估工资减少的合法性,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然而,报警并不保证立即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和法律程序。此外,法律规定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工人应该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综上所述,报警是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途径,但具体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工人需要权衡利弊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结语 工资少发1000元可以通过与公司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发工资可以报警。无故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被拖欠方可通过法律途径将对方告上法庭。一般情况下,应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经督促仍不支付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才可报警。报警能否维护合法权益是个复杂问题,需考虑调查和法律程序。工人应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权益和法律途径,综上所述,报警是一种途径,但具体效果需权衡利弊并采取适当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