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改革是怎样的 |
释义 | 医疗改革是怎样的 1、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 医改关乎基本民生,“三医联动”是医改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整体协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医保公平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化、医药供应市场化,最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努力降低虚高药价 针对药价虚高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已经作出了诸多批示。2018年4月、6月,李克强两次就抗癌药加快审批、降低关税、集中采购、纳入医保等“降价保供”问题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1日起,进口抗癌药品实施零关税并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两大税收减免给业界带来了很多想象空间,之后,相关政策接踵而来。 3、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本次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了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抓住公立医院这个“牛鼻子”,体现了本轮医改方向上的正确性。 4、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大医院人满为患和基层医疗机构利用不足的问题并存,既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也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和医保资金的支付压力,分级诊疗制度是破解这一现状的一剂药方。 5、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运用“互联网+”促进重点民生领域改善潜力巨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入推动“互联网+”行动,让那些目前难以直接配置更多优质资源的基层和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更方便地获得好的公共服务,这有利于促进公平。 哪些人可以享受公费医疗 根据《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规定,公费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学生等,具体如下: 1、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由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2、各级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3、在国家预算内开支工资的、属于国家编制的基层工商、税务人员。 4、中华全国总工会、各级地方工会、产业工会在编的脱产人员,以及由县或城区以上工会领导机关举办、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制的工作人员。 5、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经批准因病长期休养的编外人员,长期供养和待分配的超编制人员。 6、受长期抚恤的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和残废军人教养院、荣军院的革命残废军人。 7、属于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在军队工作没有军籍的退休职工。 8、不享受公费医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符合国务院退休办法,且退休后由民政部门发放退休金的人员。 9、国家正式核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军事院校)计划内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自费、干部专修科学生)和经批准因病休学一年保留学籍的学生,以及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因病不能分配工作在一年以内者。 10、享受公费医疗的科研单位招收的研究生。 11、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招收的在编制的合同制干部、工人(不含劳保福利实行统筹办法的合同制工人)。 12、中央和国务院规定享受公费医疗的其他人员。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 1、概念不同。医保是指职工或居民在患病时,能得到目前所能提供给他们的、能支付得起的、适宜的医疗技术。而公费医疗是指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按规定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一项社保制度。 2、覆盖人群不同。医保覆盖人群包括职工、居民,但公费医疗仅限于公务员。 3、保障范围。公费医疗保障相对医疗保险范围更大,报销比例更高。 4、负担主体不同。公费医疗由单位负担,纳入本部门预算;医保由社保基金支付,享受医保的都是企业职工和被剥离的原事业单位职工。 5、报销比例不同。公费医疗是单位出钱,报销全部。而医保是按照国家省市规定报销比例执行。 《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第1条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制度,根据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和近几年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2条公费医疗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而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享受人员提供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免费医疗预防。 第3条公费医疗制度的实施应贯彻积极防病、保证基本医疗、克服浪费的原则,由各级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管理和监督。 该内容由 杨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