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指规范公务出国行为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务出国人员的条件、安全保障措施、费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规定,其目的是确保公务出国行为合法、合规、安全。根据该办法公务出国人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出国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具有出国境的资格和条件; 3、具有出国境的安全保障措施; 4、具有出国境的费用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建议公务出国人员在出国前应当认真审查自身是否符合出国条件,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出国行为合法、合规、安全。 【法律依据】:《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第四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总额,科学合理地安排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 (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硬约束,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在核定的年度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内,务实高效、精简节约地安排因公临时出国活动,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访团组。确有特殊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条 出访团组实行计划审批管理,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外事管理规定,科学制订年度因公临时出国计划,认真履行因公临时出国计划报批制度,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正确执行限量管理规定。组团单位和派出单位要明确责任,谁派出、谁负责。 (二)因公临时出国应当坚持因事定人的原则,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 (三)各级外事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计划的审核审批管理,严格把关,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驻外使馆答复国内因公临时出国征求意见时,应当严格履行把关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