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保护下的违法建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
释义 | 房屋买卖合同要符合主体资格、真实表意,不违法且不损害公共利益。签订合同时需注意当事人信息、房屋状况、销售方式、价款确定、交付条件、装饰标准、基础设施等内容。 法律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内容不违法,只要双方签字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房屋买卖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合同当事人必须符合主体资格; 2、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表意真实; 3、房屋买卖不得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注意事项是什么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商品房基本状况; 3、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4、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5、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6、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7、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拓展延伸 违法建筑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违法建筑是指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擅自建造或者改建的建筑物。对于违法建筑,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一般来说,违法建筑的责任主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承担。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建筑的责任主体可能面临罚款、责令停工整改、拆除违法建筑等处罚措施。此外,相关行政部门还可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物等。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严重违法建筑,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拘留、有期徒刑等。因此,违法建筑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护公共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立的。 结语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和住所;2、详细了解商品房的基本状况和销售方式;3、明确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付款方式和时间;4、注意交付使用条件和日期;5、了解装饰、设备标准承诺;6、确保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及相关权益和责任。违法建筑是指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擅自建造或改建的建筑物。相关法律规定了对违法建筑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以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