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疫情期间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
释义 | 疫情期间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如下: 1、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发现传染病患儿时,室内空气、各种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定期采取预防性消毒措施; 2、传染病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在其中倒入消毒液搅拌后倒入厕所; 3、传染病儿便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千分之三的84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4、抹布、拖把分别在千分之三的84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每日一次。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和粪便进行消毒; 3、允许或者纵容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的容易传播传染病的工作; 4、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本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原则包括哪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依据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中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