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司法实践 |
释义 | 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故意。共同过失犯罪可分别负责。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实行过限行为、片面共犯均不构成共犯。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也不构成共犯。 法律分析 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故意。过失犯罪构不成这一要件。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三、故意杀人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 根据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常见的不构成或不作为共犯处理的几种情形: (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个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 (2)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即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两个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3)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 (4)同时犯,即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对此应作为单独犯罪分别论处。 (5)实行过限行为,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犯。 (6)“片面共犯”不宜作为共犯处理,所谓片面共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一危害结果,但双方没有犯意联系,一方知道对方的行为与性质,但对方却对此不知,双方的犯意联络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 (7)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因为在事先无通谋、在犯罪实行过程中也无通谋,故缺乏共犯的主观条件。 结语 共同犯罪的构成需要具备共同故意,而过失犯罪无法满足这一要件。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根本否定危害结果的态度、发生了严重的危害结果以及有相关的刑事处罚规定。故意杀人也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条件。常见不构成共犯处理的情形包括:共同过失犯罪、一个故意犯罪一个过失犯罪导致危害结果、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罪但没有共同实行意图、实行过限行为、片面共犯缺乏共同的犯意联络以及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