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工做了3天辞职有没有工资 |
释义 |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自己辞职的情况,用工单位可以不给予经济补偿,但是仍然应该按照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相应的工资。用工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仅仅试工了几天或者自己辞职为由拒绝支付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这表明,无论是试用期是三天、一天还是一个月就不干了,用工单位还是必须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2、若签了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辞职需提前30日通知企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未签合劳动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来企业对劳动者的约束力就变弱了。 3、未签劳动合同能引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对企业是不利的。 4、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辞退职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签了合同约定了试用期,企业就能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时辞退职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未签劳动合同就不存在试用期的问题,辞退职工就必须给付经济补偿金。 5、未签劳动合同依然不能免除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保费的义务。法律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在,企业就应履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若不履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二、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步骤一:收集好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有许多老板“肆无忌惮”地欠薪的原因之一是用工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觉得劳动者要工资无凭无据,所以便一味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劳动者在进行任何讨薪行为之前都需要收集可以证明自己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考勤和上下班打卡记录、工资单、上岗证、工资欠条等等。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还可以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步骤二:在掌握相应的证据下,与用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 无论是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商处理是首先采用的最快速的解决办法。劳动者在收集好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可以跟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或者老板对工资发放时间、方式和数额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属于自己的工资。 步骤三:通过法律途径,合法拿回自己的工资 有很多员工因为久久拿不到工资就被逼急了便采取错误的方式强迫老板交出工资,例如拘禁老板。但是这些做法不但解决不了自己被欠薪的问题,还导致自己受到刑事处罚,得不偿失。此时,劳动者要保持冷静,可以先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投诉不成则直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申请过劳动仲裁可以直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步骤四:在起诉时,必须要对用工单位的财产申请诉前保全 有些公司濒临倒闭,为了避免欠薪官司胜诉后仍得不到工资的尴尬局面,劳动者在寻求法律帮助时务必要申请财产诉前保全,这样既能避免用工单位转移财产,也能使自己的工资尽快到位。 步骤五:在欠薪案件,果断申请支付令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