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怎样对房产保全 |
释义 | 民法典中对房产保全的程序和要求,以及财产保全的作用和益处。申请人需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符合条件时法院会裁定保全。财产保全是为确保判决执行或避免财产损失而采取的限制处分措施。保全可让申请人安心诉讼,胜诉后可执行被保全财产。同时,保全限制对方处分财产,促进和解,节省时间并解决纠纷。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怎样对房产保全 对房屋进行保全的,需要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时要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符合保全条件的,法院会裁定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保全人与被保全人的身份、送达地址、联系方式 (二)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请求保全数额或者争议标的; (四)明确的被保全财产信息或者具体的被保全财产线索; (五)为财产保全提供担保的财产信息或资信证明,或者不需要提供担保的理由; (六)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前,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写明生效法律文书的制作机关、文号和主要内容,并附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二、财产保全有什么用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申请执行前,为保证判决的执行或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其处分的保护性措施。 财产保全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对方的某项财产被采取了保全措施,申请人就可以“高枕无忧”地进行诉讼,如果案子胜诉了,即使对方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也有已被保全的财产可供执行。而且,因为财产保全限制了对方对财产的处分,极大影响着被申请人的生活、生产经营,故在权衡利弊后,很多情况下,为了满足双方的利益,大多数会和解,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顺利解决了纠纷。 结语 财产保全在民法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符合保全条件后,法院会裁定保全。财产保全的益处显而易见,它保证了判决的执行,避免财产损失。申请人可以在诉讼中高枕无忧,胜诉后可执行被保全的财产。此外,财产保全限制了对方对财产的处分,促使双方和解,既节省时间,也解决了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四百三十一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造成出质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四百二十八条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质押财产优先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四百三十四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