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析劳务派遣工的定义 |
释义 |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兴的人事服务业务,通过将非核心员工或非专业性工作外包给劳务公司,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劳务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应按最低工资标准获得报酬。 法律分析 1、派遣员工又叫劳务派遣人员,指的是被劳务公司派到相应工作单位的工人。 2、劳务派遣业务是种全新的人事服务业务,也可称作雇员外派,员工租赁等等。 是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细分,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行业,劳务派遣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通过劳务派遣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标准、多层次、灵活可靠人员,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 3、劳务派遣定义用人单位将一些非核心员工(如文员、会计、软件或项目工程师、市场营销员、护工等); 或用人单位的一些非专业性工作(如物业管理、清洁卫生、搬运等),外包给劳务公司。 双方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或专业劳务承包协议,由劳务公司承担这部分派遣员工整套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包括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绩效管理等),并承担所有的人事风险责任(包括法律、经济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结语 劳务派遣业务是一种新兴的人事服务业务,通过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灵活可靠的人员,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派遣员工是指被劳务公司派到相应工作单位的工人。劳务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并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还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报酬。劳务派遣业务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 【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