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到期延迟发放违法吗 |
释义 | 一般推迟三十天工资发放违法,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三十天发放,是否违法是需看是否属于恶意拖欠,如果单位营业困难,还或者是其他原因非单位可以拖欠员工工资的是可以根据地方法律规定最多延迟三十天发放工资的。 一、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日期最晚可以写几号,个人在 工资发放时间是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上面的为准,单位不同时间是有差异的,不过一般工资发放都是在一个月的上旬到中旬这段时间内,少部分是在下旬。最迟可以晚30天发放。如果用人单位确实遇到困难,经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30天发放工资。 二、拖欠奖金违法吗? 只要单位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未支付员工工资,那么拖欠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一般情况下员工都需要和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调解,如果投诉无效,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并且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三、拖延工资但是发了能不能辞职 拖延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已经发放的,能辞职。 公司长期拖欠员工工资,属于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法律规定,员工可以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不能立即辞职走人,而是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到公司。 按劳动法律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况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离职: 1、公司根本没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公司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公司规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员工权益的; 5、因公司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等原因签订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