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企职工有工龄工资么 |
释义 | 因为工龄工资最开始施行的时候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工龄工资的规章制度也不甚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企越来越多,但国家层面却并没有私企职工工龄工资的相关制度。私企的工龄工资,一般是按日工资或计时工资以及计件工资,为职工确定劳动报酬。 二、工龄工资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 三、常用政策工龄工资实施办法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现在,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二)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三)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工龄工资是一种很好的留住老员工,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方式,这大大减少了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但工龄工资在我国的相关规定与法律法规适用的多为国企,因为工龄工资相关规则出台时我国企业多为国企。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下,私企越来越多,效益也远超过国企,但对于工龄工资的员工福利却并没有完善,这是我国需要去努力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