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犯罪的国际协作中的司法互助制度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国际协作是打击跨国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司法互助是国际协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司法互助制度: 1. 引渡制度:根据引渡条约或国内法律规定,将犯罪嫌疑人移交到请求方国家追究刑事责任。 2. 相互协助制度:司法机关之间通过传输资料、提供证人证言等方式进行协作。 3. 双重犯罪制度:对于双重犯罪行为(即涉及两国的犯罪),可以根据协定或协议在两国之间互相引渡或追诉。 4. 对等原则:指两国在协助对方时实行互惠、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外国人犯罪,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在中国境内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照本法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引渡请求,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机关可以向外国的司法机关提出司法协助请求,但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履行国际条约法》第二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或者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协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总之,走私犯罪是跨国犯罪的一种形式,国际协作和司法互助对于打击此类犯罪至关重要。各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法治秩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