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如何规定与父母共有房屋的产权?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民法典中有关房屋所有权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因此房屋的登记在当事人和父母名下,就意味着该房屋与他们共同拥有产权。共有房屋的分割方式有四种,共有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因此,如果房屋的登记在当事人和父母名下,就意味着该房屋与他们共同拥有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条【物权的定义及类型】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九十七条【共有及其类型】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二、共有房屋怎样分割 按分共有的房屋可因部分共有人的要求进行分割,分割的方式有四种,共有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直接分割房屋形成房屋的区分所有。 2、房屋作价补偿房屋由按份共有人中的一人独有,其他共有人的所有权份额折成价款,由独自取得所有权的人补偿。 3、直接分割房屋与房屋作价补偿相结合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房屋进行直接分割时,由于房屋结构的原因,各按份共有人无法按各自拥有的所有权份额比例分配,对部分所有权份额作价补偿。二是三个以上的人按份共有房屋时,房屋由两个以上的共有人补偿其他共有人所占份额的价款后,再按比例分割房屋。 4、房屋变价分割即将房屋出售,卖得的价款由共有人按所有权份额进行分配。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所以房屋如果登记在当事人和父母名下的,可以确定和父母共有房屋的产权。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因此,如果房屋的登记在当事人和父母名下,就意味着该房屋与他们共同拥有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房屋如果登记在当事人和父母名下的,可以确定和父母共有房屋的产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