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怎么算?
释义
    您好!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职工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当地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将职工退休时当地职工上一年平均缴费工资分别除以历年来的平均缴费工资,求得职工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然后,以职工退休前在职期间历年缴费工资分别乘以相对应年份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求得职工本人历年指数化缴费工资;最后,将职工本人历年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除以企业和职工个人累计缴费月数,即得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为:S=(X1+X2×C1/C2+X3×C1/C3+…Xn×C1/Cn)/M=C1×(X1/C1+X2/C2+…+Xn/Cn)/M=C1×(A1/B1+A2/B2+…+An/Bn)/M=C1×PZK)式中:S――职工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1,C2,……,Cn――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的开发区年平均缴费工资;X1,X2,……,Xn――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的个人年平均缴费工资;M――企业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累计月数;A1,A2,……,An――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的个人年平均缴费额;B1,B2,……,Bn――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的开发区年平均个人缴费额;P――个人缴费与全区人均缴费之比的平均值,称:指数化缴费系数;[例]某职工1993年退休,1958年参加工作,从1987年起企业和个人开始缴费,并有工资记载,假定1987年――1993年该职工平均缴费额为4.5元,4.6元,5元,5.5元,6.3元,8元,8.5元,1987年――1993年开发区月人均缴费额为4.4元,4.5元,4.8元,5.4元,6.1元,7.9元,8.2元,1993年开发区月平均缴费工资为410元。按上述公式计算:P=(4.5/4.4+4.6/4.5+5/4.8+5.5/5.4+6.3/6.1+8/7.9+8.5/8.2)/(12×7)=0.085S=410×12×0.085=420.54元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第二部,按缴费每满一年发给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15%,该职工的缴费年限为35年,基本养老金的第二部分应按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52.5%(35年×1.5%)计发,金额为:420.54×52.5%=220.78
    例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元,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元,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
    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4: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