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公职人员被判刑后养老保险如何规定? |
释义 | 1、国家公务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 2、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 3、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分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根据所在事业单位的性质分为六类: 一类事业单位:单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二类事业单位:单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三类事业单位:单位不是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四类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五类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六类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工作人员 我们国家对于公务员的规定十分严苛,国家公务员代表的是我们国家的形象,因此公务员应当更加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注意遵法守法,并且要为社会公众树立榜样。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缓刑不开除吗 缓刑也是属于有期徒刑、符合被开除的条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