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控制职务犯罪的主观故意?
释义
    法律分析:
    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过程中,以服务的名义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或者侵占财物、行贿、受贿、贪污等行为。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是指犯罪人是有意实施犯罪行为的。
    为了控制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需要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工作进行加强。一方面,要提高职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对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行为和情形进行预警和防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查处职务犯罪行为,使犯罪人不敢、不能、不想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集体所有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不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情节较重的,应当以受贿罪或者贪污罪定罪处罚。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他人特殊待遇,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情节较重的,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3: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