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恤金和丧葬费要公证 |
释义 |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和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时,除丧葬补助费外,劳动保险基金还会一次性支付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标准为死者本人工资的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取决于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 法律分析 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赔偿待遇为: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拓展延伸 确保遗属权益,抚恤金和丧葬费公证助力 抚恤金和丧葬费作为与遗属权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其公证化办理将有效确保遗属的合法权益。公证作为一种法律手段,具有法律效力和证明力,能够保障抚恤金和丧葬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过公证,可以确保抚恤金的发放对象合法、金额准确,丧葬费的使用透明、合规。同时,公证还可以提供法律证据,防止遗属权益被侵犯或争议产生。因此,选择抚恤金和丧葬费公证办理,是为了保护遗属的权益,确保公正、公平、合法的处理,为遗属提供法律保障和安心感。 结语 通过公证化办理抚恤金和丧葬费,能够确保遗属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公证作为一种法律手段,具有法律效力和证明力,能够保证抚恤金的发放对象合法、金额准确,丧葬费的使用透明、合规。同时,公证还能提供法律证据,防止遗属权益被侵犯或争议产生。选择公证办理,是为了保护遗属的权益,确保公正、公平、合法的处理,为遗属提供法律保障和安心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