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贪污贿赂罪主体范围有哪些
释义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实施的贪污、受贿等侵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以及与贪污、受贿犯罪密切相关的侵犯职务廉洁性的行为。所以贪污贿赂罪的主体范围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国有单位。
    一、什么叫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职务犯罪会动摇国家政权的根基,破坏国家秩序,同时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因此,职务犯罪是很严重的。
    二、国家工作人员把私车公养是否构成贪污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私车公养,如果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会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私车公养,本质是将国家财政用于个人,是变相的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类,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视情节而定,构成侵占罪或者贪污罪。对此,有明确的量刑标准。所以说,尽管公共财物不属于个人所有,但是也不能非法占用。
    国家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纪律,防止作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
    1、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三、职务犯罪最新判几年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利用职务便利,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具体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等罪名。根据最新司法解释,贪污或者受贿在3-20万元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0-300万元之间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300万元以上,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职务侵占罪金额达到6万元的,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100万元以上的,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四条、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