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行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释义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包括: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法律分析
    1、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包括: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的限制条件及适用范围
    行政诉讼是一种特殊的法律程序,用于解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行为产生的争议。然而,并非所有行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限制条件包括: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效果;诉讼请求必须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相关;行政行为必须对申请人产生直接、合法的权益影响等。适用范围涵盖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协议、行政合同等。因此,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符合限制条件并适用于相应的行政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程序,解决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但并非所有行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需严格遵守,包括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果、诉讼请求与合法性相关等。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务必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符合限制条件并适用于相应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