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
释义 |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时需承担的法律后果: 1、借款人返还借款。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将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这里的损失,一般指贷款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利息损失,如果有其他损失,还应当承担赔偿其他损失的责任。 3、追缴财产。 一、民法典合同无效有几种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情形具体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对方签订的合同。 如未满8周岁的人与别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通谋虚伪表示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所谓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善良风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赌债、请托等,法律给予其否定性评价,认定行为无效。政治秩序、金融秩序等涉及到不特定多数人公共利益的,也属于公共秩序范畴。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无效。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合同无效返还财产应适用恢复原状的原则。对于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或者绝大部分已经履行完毕,标的物又符合行业标准或约定标准可供利用的,该合同无效后处理就不应再适用返还原则,而应当折价返还。 二、民间借贷需要承担什么风险 民间借贷需要承担以下风险: 1、借款人从事非法、犯罪活动的民间借贷,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仍提供贷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涉嫌犯罪的也可以受到刑事制裁; 2、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3、被欺诈、胁迫签订的私人贷款合同可以依法撤销,被欺诈的,胁迫一方应当及时行使撤销权,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的,撤销权应当消被胁迫的,欺诈一方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三、村集体小产权买卖合同无效怎么处理 村集体小产权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合同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当立即终止履行。对于无效合同造成的财产损失,一般采取如下方法处理: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返还财产可以是一方返还,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返还。如果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取得的标的物还存在,则应返还对方;如果标的物,即房屋已不存在或者已损坏、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2、赔偿损失。没有过错的一方可以要求有过错的一方赔偿自己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按照责任大小、轻重各自承担经济损失中与其责任相适应的份额。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