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处罚标准 |
释义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既遂处罚标准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行为人必须有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法律分析 一、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处罚标准 1、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必须有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即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慎,损坏了电力设备。 2、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损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 3、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过失犯罪都是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如果没有发生严重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的,则不构成犯罪。因此,要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也必须发生严重后果。这里的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结语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处罚标准明确规定,犯罪行为将受到严厉制裁。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过失犯前款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行为人必须在过失下损坏电力设备,并对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定性和处罚力度都有明确规定,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标。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六条 公安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诉意见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应当另行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单独成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