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渎职犯罪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
释义 | 即成犯追诉时效的计算标准根据犯罪类型不同而异。行为犯从犯罪行为实施日算起,危险犯从实施危险行为日算起,预备犯从预备犯罪日算起,中止犯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未遂犯从犯罪未遂成立日算起,共同犯罪从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实施日算起,结果犯从犯罪结果发生日算起,境外犯罪结果在境内发生也从结果发生日算起。 法律分析 即成犯追诉时效的计算 即成犯追诉期限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所谓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由于刑法对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犯罪所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其犯罪成立之日的计算标准亦相应不同: (1)行为犯或以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构成所必需的犯罪,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 (2)危险犯,应从实施危险行为之日起计算。 (3)预备犯,应从预备犯罪之日起计算。 (4)中止犯,应当分别情况予以确定:如果是在着手实行犯罪后中止犯罪,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如果在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则应从犯罪中止成立之日起计算。 (5)未遂犯,应从犯罪未遂成立之日起计算。 (6)共同犯罪,以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得以实施之日起计算。 (7)结果犯,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结果加重犯,应从加重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8)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也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渎职犯罪的追诉时效如何确定? 渎职犯罪的追诉时效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对于渎职犯罪的追诉时效,一般为十年。具体计算方法是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算起,经过十年后,追诉时效即届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渎职犯罪行为被认定为特别严重或者构成其他犯罪,追诉时效可能会延长。此外,如果在追诉时效届满前,有新的证据出现或者被害人提出申诉,追诉时效可能会重新计算。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渎职犯罪的追诉时效。 结语 根据不同类型的犯罪,即成犯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也不同。行为犯或以某种危害结果为既遂构成的犯罪,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危险犯从实施危险行为之日起计算;预备犯从预备犯罪之日起计算;中止犯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计算起点;未遂犯从犯罪未遂成立之日起计算;共同犯罪从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结果犯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也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渎职犯罪的追诉时效,一般为十年,但特别严重情况或构成其他犯罪可能会延长,且新证据或被害人申诉可能重新计算追诉时效。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追诉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