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酒驾定义与处罚标准
释义
    酒驾和醉驾的判断标准及法律处罚。饮酒驾车标准为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醉酒驾车标准为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饮酒驾车处罚为暂扣驾照1-3个月,罚款200-500元,记6分;饮酒驾营运车辆处罚更严,暂扣驾照3个月,罚款500元,记12分。醉酒驾车需进行抽血取证,呼气检测不纳入鉴定。酒驾嫌疑人需通过血液酒精含量比对作出鉴定结论。
    法律分析
    1、饮酒驾车
    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记6分。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记12分。
    2、醉酒驾车
    醉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拓展延伸
    酒驾问题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
    酒驾问题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是指在驾驶机动车辆时,饮酒后超过法定限制的血液酒精含量的行为,该行为被视为违法行为并受到严厉的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驾的定义是指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100毫升或呼气中酒精含量超过35微克/100毫升。对于酒驾行为,我国采取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刑事处罚等。具体的处罚标准根据酒驾情节的严重程度和相关法律规定而定。酒驾不仅危害自身安全,也威胁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严格执行酒驾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
    结语
    酒驾和醉驾是严重违法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包括驾驶证暂扣、罚款以及记分等。酒驾问题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我们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切实杜绝酒驾行为,共同构建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4.1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大于等于20,<80
    醉酒后驾车大于等于80。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