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审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的处理方法 |
释义 | 当事人遗漏的诉讼请求可另行起诉,人民法院应先调解,调解不成则进行诉讼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应全面审查第一审判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不受上诉、抗诉范围限制。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提出抗诉的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应一并处理全案。 法律分析 对于当事人所遗漏的诉讼请求的,是可以另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首先就遗漏的诉讼请求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即应当进行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八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抗诉范围的限制。第三百八十九条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拓展延伸 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程序的规定与应用 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程序是指在一审中因疏忽、遗漏或其他原因未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可以在一定的时限内向法院申请再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当事人需要注意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的时限、申请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此外,法院在审理遗漏诉讼请求再审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申请理由、证据和法律规定等因素,作出相应的裁决。因此,当事人在面临遗漏诉讼请求的情况下,应及时了解相关规定并妥善处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遗漏诉讼请求再审程序是当事人在一审中未提出的诉讼请求,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一定时限内向法院申请再审。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时限、申请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方式等要求。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申请理由、证据和法律规定等因素,作出相应裁决。当事人应及时了解相关规定,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供副本。在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应进行全面审查,处理共同犯罪案件时应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