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可以起诉,即使已经约定了仲裁条款? |
释义 | 当事人在有明确约定的仲裁协议下,不可向法院起诉,而应通过仲裁委员会解决纠纷;若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将不被受理;仲裁协议对事项或委员会未约定或不明确,当事人可补充协议,否则仲裁协议无效。诉讼中,一方起诉需法院受理,另一方必须应诉;而申请仲裁需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后双方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法律分析 如果有约定仲裁,且仲裁机构约定明确的,那是不可以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通过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拓展延伸 仲裁条款是否能够阻止起诉的权利? 仲裁条款通常被视为一种争议解决机制,旨在通过仲裁程序解决合同纠纷。然而,仲裁条款是否能够完全阻止当事人起诉的权利存在争议。一方面,仲裁条款可以被视为当事人自愿约定的一种选择,即通过仲裁解决争议,而不通过法院起诉。另一方面,有些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即使存在仲裁条款,当事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因此,根据具体的司法管辖区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仲裁条款对起诉权的限制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最终,是否能够起诉,还需要综合考虑合同条款、适用法律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具体情况。 结语 根据仲裁协议的约定,当事人应当自愿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法院通常不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除外。仲裁条款在合同中被视为一种争议解决机制,但其是否完全阻止当事人起诉的权利存在争议。最终,是否能够起诉需根据具体司法管辖区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合同条款和当事人之间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