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工资没有劳务合同电话录音和微信能做为证据吗 |
释义 | 拖欠工资,录音和微信可作为证据,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可先申请劳动仲裁或支付令,不直接起诉法院。《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可申请支付令。 法律分析 一、拖欠工资没有劳务合同电话录音和微信能做为证据吗 拖欠工资没有劳务合同电话录音和微信能做为证据。录音属于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把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电子数据、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其中,视听资料就包括录音。对于录音等视听资料等证据力的审查判断,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视资料的来源是否可靠; 2.视听资料的形成时间、地点; 3.视听资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4.与本案的其他证据能否形成关联性。 二、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三、拖欠工资是先仲裁还是起诉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给的,一般是先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结语 合理的劳动合同是保障工资支付的重要依据,但即使没有劳务合同,电话录音和微信等视听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视听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需要进行审查判断。对于拖欠工资的赔偿,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同时,还需加发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人民法院可以发出支付令。在拖欠工资的纠纷中,一般先申请劳动仲裁或支付令,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起诉法院。以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