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在被代理人未追认的情况下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由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方可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可独立进行盈利或适应智力、健康状况的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效力待定的合同有:物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签订的合同。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拓展延伸 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原则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原则主要包括法律约束力、真实意思表示、公平交易原则等。法律约束力要求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合同义务;真实意思表示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真实、明确地表达意思;公平交易原则要求合同的内容、条款不得违反公共利益、社会公序良俗。影响效力待定合同认定的因素包括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合同的具体条款、合同的执行情况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认定合同效力的重要依据,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合法性也会影响合同的效力认定。此外,合同的执行情况、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也可能对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产生影响。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原则包括法律约束力、真实意思表示和公平交易原则。当事人应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合同义务,真实明确地表达意思,并确保合同内容、条款不违反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序良俗。影响效力待定合同认定的因素还包括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合同的执行情况和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因此,在处理效力待定合同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