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针对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如何撰写起诉状? |
释义 | 民事诉讼中,法人可以作为被告。民事起诉状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人。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涉及法院和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诉讼包括法院审判活动和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双方的活动决定了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民事诉讼是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涉及各种诉讼活动和相关参与人。 法律分析 一、民诉被告是法人起诉状怎么写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作为诉讼的当事人,也就是说公司法人可以作为被告人。 法人作为被告的民事起诉状可以这样写: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被告:法人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什么是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如下: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 三、民诉的概述是什么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结语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解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的活动。原告作为诉讼的发起方,需详细列出相关信息,被告则需提供法人的名称和住所等信息。民事诉讼的过程由多个阶段组成,法院的审判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当事人的诉讼活动也对诉讼的发展和终结产生重要影响。在民事诉讼中,各类诉讼参与人的角色不同,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