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竞业协议是否有效需要法院判决吗? |
释义 | 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方是拥有商业秘密的企业,另一方是符合条件的人员。另外,超过竞业禁止期限或者不给劳动者补偿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而关于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补偿金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解释(四)》的规定,可以通过双方补充约定或者适用法定补偿标准来界定双方权利义务。而竞业协议补偿金的标准则需要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 法律分析 (一) 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条件包括:一方必须是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即该企业必须拥有商业秘密,这是竞业限制的基本前提条件。另一方必须是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否则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二)超过竞业禁止的期限;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的禁止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期限超过两年,则超出部分应当认定为无效。 (三)不给劳动者补偿; 用人单位让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就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如果该竞业禁止协议未约定补偿数额或者给付标准,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此事项协商,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给付补偿金,则该协议不对劳动者产生效力。 一、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补偿金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的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未约定,可通过双方补充约定以及适用法定补偿标准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很多劳动者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竞业限制补偿金是竞业限制协议的必备条款,未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排除了劳动者的权益,应认定无效。 不轻易否定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维持竞业协议效力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二、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结语 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条件包括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和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禁止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且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如果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补偿金,可以通过双方补充约定或者适用法定补偿标准来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可以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此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七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 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九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