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调解协议是什么
释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关于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的规定。调解协议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虽无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而仲裁调解书和民事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直接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将在后半部分详细阐述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由此可见,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无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但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而仲裁调解书和民事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则直接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的具体情况在本节后半部分加以阐述。上文就是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
    劳动仲裁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仲裁调解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合同性质,受到法律保护。其内容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经过劳动仲裁机构的审核和认可。其次,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即一旦达成协议,双方都必须履行协议中的义务。最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对方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强制执行,并可依法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因此,劳动仲裁调解协议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妥善解决。
    结语
    劳动仲裁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明确,具有约束力,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妥善解决。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协议书双方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协议。劳动仲裁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力保障了合同的履行,一方违约可被追究法律责任。劳动仲裁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在保护当事人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一条 【仲裁庭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