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体户注销了能起诉么 |
释义 | 能起诉。个体工商户不是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从本质上讲,个体工商户是自然人主体,因此,不管是否注销,个体工商户经营者都是仲裁和诉讼的主体。 个体工商户不同于法人,没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产,个体工商户的财产就是经营者的财产,而财产是承担责任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工商户本身不能成为诉讼的当事人,经营者才是诉讼主体。 如果个体户的营业执照被注销后,如果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被侵权人可以起诉侵权人,但这时的被诉主体是个人。 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总而言之,因为个体户没有法人,个体户的经营者就是主体。所以即使个体户注销了也依旧可以起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员工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