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害人不愿意接受赔偿,不会影响被告人的刑罚判决,但可能会在刑罚执行阶段产生影响,如可能会影响被告人的假释申请。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愿意接受赔偿,不影响量刑和刑事责任的认定。” 2.《刑法修正案(七)》第二十三条规定:“因犯罪侵害公民人身权益等给被害人造成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依法赔偿损失。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愿意接受赔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或者建议提起公益诉讼。”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执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愿意接受赔偿或者不同意调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执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罪犯,服刑期间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假释。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不同意减刑或者假释的,可以提出反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