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去社保局报工伤需要哪些资料 |
释义 | 工伤认定申请需带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基本情况。材料不完整时需补正。工伤后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分为伤残等级和生活自理等级。 法律分析 到社保局申请工伤需带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根据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扩展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政府网——工伤保险条例 拓展延伸 工伤申报流程及所需资料 工伤申报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需要向社保局申报以享受相关待遇。申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及时报告事故发生情况给雇主或上级,确保有相关记录;其次,向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负责人提供详细的工伤事故情况,填写工伤申报表;然后,准备好相关资料,如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受伤情况的证明材料、医院诊断证明、工资单等;最后,将申报材料提交给社保局,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调查。确保按照规定提交完整的资料,以便顺利办理工伤申报手续,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和保障。 结语 工伤申报是为了获得工伤待遇和保障,需要按照规定提交完整的材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申请人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如申请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告知补正。办理工伤申报前,及时报告事故情况给雇主或上级,并向单位提供详细的工伤事故情况,填写申报表,准备好相关资料,如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受伤情况的证明材料、医院诊断证明、工资单等。最后,将申报材料提交给社保局,并按要求进行审核和调查。确保资料完整,以顺利办理工伤申报手续,获得相应待遇和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