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办案流程 |
释义 | 行政处罚办案流程: 1、立案调查 2、立案审批。立案办理的案件,承办人员填写【质量技术监督立案审批表】,经相关职能股室签署意见后报局长或经授权人批准立案。【质量技术监督立案审批表】一经批准,即为正式立案,不经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撤消立案案件。立案后24小时由监督稽查股向市局报备; 3、调查取证; 4、案件审理; 5、处罚告知及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 盗窃行政处罚流程: 1、立案:发现盗窃行为的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对立案的案件,制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3、审查: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符合听证规定的,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5、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载明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内容; 6、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按照法律规定送达当事人; 7、执行:依照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对违法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行政处罚法一方面规定了什么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同时还规定了如何认定行政违法行为,如何适用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四条 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