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刑事再审程序的进行时 |
释义 | 刑事再审程序是在发现事实认定、证据、法律适用、程序或审判人员存在错误或贪污受贿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向法院或检察院申诉,或由法院自行提起再审,以纠正错误。 法律分析 刑事再审程序也就是审判监督程序,在被发现有事实认定错误、证据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程序使用错误以及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刑事再审程序。另一方面,在案件审理确有错误时,在各级人民法院自行提起、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或由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情况下,刑事再审程序也可以进行。 拓展延伸 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解析 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解析是对刑事案件审判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的过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刑事再审程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判决,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再审申请的受理条件、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证据的重新审查等。同时,还需要注意再审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区别与联系,以确保程序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解析,可以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审判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刑事再审程序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判。其目的是纠正错误判决、保护被告人权益。再审程序涉及条件、审理程序、证据重新审查等方面,需与其他诉讼程序区分。完善再审程序法律规定和实践解析,可提高审判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